近幾年,很多外貿和內貿企業都感受到了一個現實:流量越來越貴,獲客越來越難。無論是阿里巴巴國際站、1688,還是各類行業展會,成本都在逐步攀升。但與此同時,買賣雙方的信息差在縮小,客戶更追求效率和真實可靠的供應商。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,百度愛采購逐漸被越來越多企業關注。
愛采購作為百度旗下的B2B垂直采購平臺,本質上是搜索場景下的企業獲客渠道。它和傳統電商平臺不同,不是依賴購物車轉化,而是通過信息展示、線索收集來幫助企業獲得潛在客戶。今天,我想結合近幾年的行業環境變化和一些真實案例,聊聊愛采購的運營實用技巧,以及企業在使用愛采購時需要注意的前瞻性思路。

一、為什么愛采購在這個階段更重要?
搜索習慣沒有變,但場景在升級
很多B端采購人員,在尋找供應商的時候,第一步依舊是打開百度搜索。這一點不會變。只不過,以前他們會直接通過自然搜索找到企業官網,但如今百度通過愛采購,將“企業信息+商品信息”集中呈現,大幅縮短了采購方的篩選時間。對企業來說,這就意味著:即便沒有SEO優化能力,也能通過愛采購獲得搜索流量的優待。
線下展會成本越來越高
2024年,某些行業的展會攤位費用漲幅超過30%,而且不一定能保證精準客戶。相比之下,愛采購能讓你在全年365天保持曝光,不受地域和時間限制。很多中小企業正是因為預算有限,才開始重視線上渠道。
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必然趨勢
國家層面不斷強調“產業數字化”,這不僅僅是概念,更是采購模式的轉變。采購人員越來越依賴線上比價、查證資質、對比產品。沒有線上展示和沉淀的企業,很可能在未來幾年被邊緣化。愛采購正好是一個低門檻切入口。
二、愛采購運營的三個核心技巧
1. 產品信息要“買家思維”,不是“廠家思維”
很多企業在上傳產品時,習慣于用廠家視角來描述:比如“型號、參數、工藝”。但站在采購方的角度,他們真正想知道的是:
這個產品能不能解決我的痛點?
價格區間是多少?
能不能快速供貨?
質量有沒有保證?
例如,一家做防水涂料的企業,如果標題只是寫“JS防水涂料-廠家直銷”,就顯得很單薄。如果能換成“地下室滲漏修復專用JS防水涂料|綠色環保,工地直供”,就更容易打動有具體需求的客戶。
運營技巧:上傳產品時,要模擬客戶搜索場景,把關鍵詞寫進標題和詳情頁。例如:
行業應用場景(地下室、陽臺、屋頂)
功能痛點(快速止漏、耐高溫、環保無毒)
差異化優勢(質保5年、工程直供、已合作某知名地產商)

2. 數據監控與調整要形成“閉環”
愛采購的后臺會提供曝光量、點擊量、線索量等數據。但很多企業只看不分析,結果就是“感覺沒效果”。實際上,這些數據正是優化的依據。
例如,某機械設備廠商在上傳了100款產品后,發現曝光量很高,但咨詢量很低。經過分析才發現,詳情頁全是專業參數,沒有任何應用案例,客戶看不懂也不敢問。后來增加了“某市政工程案例+施工現場圖”,轉化率直接提升了30%。
運營技巧:
每周至少花1小時看后臺數據,找出曝光高但點擊低的產品,優化標題圖。
對點擊高但咨詢低的產品,優化詳情頁的“信任感”,比如加上客戶案例、發貨視頻。
不要盲目鋪量,產品數量多但無效信息,只會分散流量。
3. 把愛采購當“官網”,而不是“廣告位”
很多企業誤以為愛采購只是個廣告展示平臺,所以只隨便上傳幾張圖。但實際上,愛采購的企業店鋪就像一個小型官網:有企業介紹、資質證書、產品庫、案例展示。采購人員在選擇供應商時,往往會點進去全面了解。
如果你的企業店鋪空空如也,只寫一句“廠家直銷,歡迎咨詢”,很容易讓客戶失去信任。相反,如果企業介紹中有成立時間、研發能力、服務體系,再配合真實辦公場景、工廠照片,客戶的信任度就會大幅提升。
三、未來趨勢:愛采購的機會與挑戰
人工智能與精準匹配
百度正在不斷優化AI匹配機制,未來愛采購可能會更強調買賣雙方的精準匹配,而不僅僅是關鍵詞堆砌。這要求企業在發布產品時更注重標簽化和結構化。

買家體驗的升級
隨著“即時溝通”功能的增強,采購人員會更傾向于在愛采購上直接與供應商對話。企業需要準備好快速響應機制,最好設置7*24小時智能體負責第一時間回復。
行業垂直化趨勢
一些細分行業的搜索量正在快速增長,例如新能源、儲能、防水修繕等。提前布局這些行業關鍵詞,就有機會搶占紅利期流量。
做愛采購,不是“開個店鋪,等客戶上門”,而是一個持續運營的過程。企業要有三個意識:
買家視角:換位思考,回答客戶的真實疑問。
數據驅動:用后臺數據優化,不要憑感覺。
內容沉淀:把愛采購當企業的線上展示窗口,逐步完善。
在經濟環境充滿不確定的今天,任何低成本、可持續獲客的渠道都值得企業投入。愛采購不是萬能鑰匙,但它能幫助企業在搜索時代建立穩定的線上入口。誰能把握住趨勢,誰就能在未來競爭中多一份主動。
全國服務熱線
020-37738613